歙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  文章资讯 > 心理辞典 > 文章正文

黑羊效应

发布于:2020/8/11 10:44:57已经浏览:128343次

根据《美国传统词典》解释,黑羊是指群体中最不受待见、最不受尊重的成员,被认为是群体的一种耻辱。这个比喻的基础是,黑羊的市场价值远不如白羊,因为黑羊毛相对于白羊毛更不容易染成其他颜色。

  在16世纪,黑色被认为是邪恶之色。到18世纪,这个习语普遍被视作是群体中的另类。而在心理学上,“黑羊效应”,通常用来指群体成员评价同群体中不受欢迎的成员的倾向——同群体成员对群体中不受欢迎的个体的攻击更甚于群体外成员的同类攻击.

  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坐视不管的诡谲现象被称为“黑羊效应”。

  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目睹、听闻甚至涉入过排挤或欺凌他人的事件。

  如果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起因竟是如此荒唐——只是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比如“他很胖”“他成绩很差”“他性格过于内向”“他太引人注目了”等,就引发众人对某一个人发起攻击。

  而不想成为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人,宁愿选择冷眼旁观,也不愿向有能力改善这种现象的人反映,直到最后受害者被迫离开,荒唐的闹剧才得以画上句号。

  这就是黑羊效应,由黑羊、屠夫、白羊所构成的群体献祭仪式。

黑羊效应中的角色

  黑羊效应中有三个角色:

  无助的黑羊——受害者,常常什么也没做,就无辜遭受周围人群的攻击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我都低声下气了,为什么他们反而更加愤怒?我该怎么做才能逃离这种生活?

  持刀的屠夫——加害者,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跟着大家一起对某个人做某些事很有趣

  总之,一切都是“黑羊”的错,我们才是正确的。“黑羊”是不可能悔改的,“黑羊”那些讨好我们的行为都是虚伪的假象,一定要好好制裁“黑羊”。

  冷漠的白羊——旁观者,目睹部分或全部过程,却没采取任何行动

  反正两边一定都有错,还好我跑得快,不然我就变成了受害者。我才不想被牵扯进去,他们爱闹就去闹好了,跟我又没有关系。   

黑羊效应产生的原因

  1、逃避责任:我们很多时候会把问题和失败的责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该负的责任更大;

  2、自我保护:当我们意识到自身地位、权益受到威胁时,我们便开始反击,这种反击看似是一种正当利益,但是搞不清楚情况时,往往就造就了无辜的黑羊;

  3、从众心理:有时一件事情并不关乎自己的利益,但是当周围人都攻击黑羊时,或许是出于无意识,或者是出于潜意识中要和群体保持认知一致,于是,自己也成为了屠夫中的一员。

下级站点:
暂无下级站点!
关于我们 | 负责声明 | 客服邮箱:3129473871@QQ.com |
Copyright @ 2014-2030   歙县 版权所有
地址:
微信公众号
收起
展开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扫二维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