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经常见到这种人,自己一事无成或平平凡凡,经常拿着自己身边比较厉害的人来说事,企图给自己提高地位,增加自豪感。常见的例子有学生之间以父母职位相称,相互交往。在心理学上可以用角色效应来解释这类行为。
角色效应讲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Role Effect)。
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
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就目前教育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对孩子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在不少家长教师心目中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是分数高。由此引发出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造成教育重智育,轻德、体、美和劳动教育的倾向,降低了教育质量;
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尤其是现在孩子在家庭里娇生惯养,是百分之百的受到宠爱,而到了一个班级后,往往无法享受到那种至尊的荣耀,于是心理上发生偏差,认为老师部重视。其实,这是学生在认识上走入了误区,你在家庭里是唯一的,是百分之百的,多少人围着你转,但是,你到了新的环境中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你只是班级里几十分之一,并非老师的忽略,而是你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自觉地融入集体中,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也不应该厚此薄彼的;
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和角色行为。
从角色认知的形成到角色行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帮助和教育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老师的职责。如有的班主任老师因人而异地安排个性各异的学生担任不同的班干,就是在利用角色意识教育孩子,在一系列的角色、行为中,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了解集体生活,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克服马虎、草率的性格弱点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主体意识,老师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除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根据需要,让学生担当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往往会使得课堂里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学生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尽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孩子的情感、思维方式、语言也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孩子用角色的眼睛去看,用角色的心理去思考、去表达,渐渐地孩子的情感也不知不觉地移入到角色的身上,此即所谓“我他合一”。当“我他合一”,亦即教学内容与孩子的“角色意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学习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了认知活动,“用情感伴随理性”,二者交织起来和谐进行,这种最佳的心理趋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在教学中,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认知的投入,而且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取得情感上的协调一致,应要求我们教师对教育的对象有移情性的理解,注意角色的心理变化,也就是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那种现实境地、心理位置上,从受教育者方面推测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激发学生产生类似的行为反应,亦即达到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叠加渐进的效益,简言之,就是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非但课堂教学如此,教育活动也是同样的道理。
角色效应在班级管理中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一、轮换班干
对于班级中的管理角色,班主任应该要实行轮换制,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角色的意义,也可以防止一个学生的角色依赖性。
二、多种角色
班级中的管理角色应该是多样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班主任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开发新颖独特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创办读书小组、科技制作小组、器乐演奏小组、舞蹈队、足球队、小记者团等等,广泛开展读书、科技、文艺、体育、电脑制作、书法美术比赛等活动,这样才能创设更多的班级角色,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担当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在角色实践中展示自己,完善自己。
三、角色竞争
合理分担班级角色,并非平均分配角色。班主任还应把竞争机制引入角色分担,对那些认同度较高、大家普遍看好的班级角色适当组织开展竞争,通过当众演讲、公开测评等渠道,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公平地争取到这一角色,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获得的角色,学生才会珍惜,才会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能,让班级角色发挥最佳的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