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西中学心理健康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文章资讯 > 亲子关系 > 文章正文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培养健康孩子

发布于:2018/1/8 12:02:26已经浏览:153353次

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内心都有一个摸不着看不见却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它就是被尊重的需要,这就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尊重需要,当一个人不需要被尊重,那他就如同行尸走肉,自甘堕落,例如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那些醉生梦死的人们,那些对生活毫无追求的人。

为了赢得被尊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时代背景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每一个人的人生,有些孩子为了得到母亲的关注,会故意把自己冻病,来获得妈妈的关注,孩子的反常做法令人心疼,也引发我们的深思。

从多年的心理咨询案例中也看到很多青少年,他们渴望赢得父母和周围人的尊重,尊重需要推动着他们在小学阶段成为好学生、好孩子,但是到了中高考阶段,学习任务陡然激增,使得很多孩子难以招架,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课业力让很多孩子不堪重负,很多孩子发现以前曾经让自己成为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再起作用,深深的挫败感摧毁了他们的信心,他们迷茫、无助、因为他们无法把现在的自己和以前那个优秀的自己联系在一起,他(她)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不在一致,这就导致青少年严重的心里混乱,这种混乱现象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称为自我同一性混乱,这个时候青少年是最脆弱的,他(她)们极易自我毁灭,自我放弃。

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混乱状态下,通过自我毁灭掉所有的希望,来获得一种确定感,虽然这个确定感是不好的、失败的。但这总比我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成为想要的那个自己要好,因为直接掉下去,不再抱有任何希望,青少年至少可以避开那无休止的焦虑和习得性无助感。

心理学把这些自我毁灭的行为统称为“心理异常”,青少年们自我毁灭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沉迷网络;有的逃学打架;有的自我封闭、不再和人交往;有的罹患神经官能症;在这种自我同一性混乱下的巨大压力下,有些青少年承受不来会变成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不可逆的,一旦得上会携带终身。

在咨询中有的孩子为了学好某门功课,让别人觉得他这门功课是全班最棒的,他是深不可测的,而放弃学习其他功课,这就是一种异常心理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自毁前程;有的孩子在成绩上得不到尊重,他们用非主流文化赢得尊重,上课接話叭,哗众取宠;打架斗狠,当老大;有的孩子成绩已经在班里前三名了,却惶惶不可终日,总担心后面的同学会追上他,反复思考,夜不能寐,最后成了强迫症;有的孩子接受不了自己的现状,每当考试,就会发高烧,头疼,胃疼......,以此逃避考试,避免看到自己真的不行的事实,在幻想层面上挽救自己那脆弱的自尊,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我生病了,我没有去参加考试,所以我没有考上大学,但那时因为我病了,如果我不生病的话,我一定会和以前一样考的很好一定会考上一个好大学的,这种自欺欺人的防御方式,绝对是自我破坏前途的一种极端变态行为。

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们为什么会自我虐待、自我放弃、自我摧毁,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正经历着狂风骤雨般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极不稳定,时而充满激情、雄心壮志,天下没有难倒他们的事情;时而情绪极度低落;他们对自己的定位经常严重脱离现实,这就决定了他们经常会被残酷的现实打击、挫败,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及其脆弱的、敏感的。他们无法承载自己那狂风骤雨的情绪和焦虑,这时他(她)们需要有一个容器来安放他(她)们那激烈而难以忍受的焦虑,青少年会无意识的把他们承受不了的焦虑投射到父母身上,投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逆反,对抗父母,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的人格水平不足以接收孩子的投射,甚至更遭一些的家长,会把自己忍受不了的焦虑投射给孩子,我如此辛苦你才考这么几分,你在迫害我,是你把我的生活搞得的如此不堪、如此不幸......这样的家长一股脑把他自己接受不了的负面情绪一股脑的扔到孩子身上,那么,接收了超出他们承受能力的孩子,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希望家长们可以有一些思考,做一个有容器功能的家长,做一个有能力容纳孩子忍受不了的焦虑的家长,做一个不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的家长,做一个可以把孩子的难以忍受的情绪转化为孩子可以忍受的情绪,做一个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的家长,做一个能够深刻理解孩子的家长。。。因为只有你是这样的家长,你心爱的孩子,才能永远健康成长。

关于我们 | 负责声明 | 客服邮箱:3129473871@QQ.com |
Copyright @ 2014-2030   安徽省皖西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微信公众号
收起
展开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扫二维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