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文章资讯 > 心理人物 > 文章正文

166个心理学效应简介

发布于:2018/9/21 0:00:00已经浏览:183152次

166个心理学效应简介

1.蝴蝶效应
起源: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暴。在心理学上,蝴蝶效应表现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的连锁效应的,因果性不明显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症状: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点小小不顺利,而开始心情烦躁,在压抑和郁结状态中,小的情绪波动渐渐在心底形成轩然大波,最终以不可预见的狂躁模式爆发出来。时间累积得越久,崩溃的后果越不堪设想。

2.狄德罗效应(配套效应)
18
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可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3.齐加尼克效应
起源: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尽管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非常紧张,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思绪总是被那些任务困扰,紧张状态持续存在。

症状:在接受一项工作时,人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而工作中的人往往不停地受到叠加任务,因此,紧张状态无时无刻存在并叠加累积,在周末假期休息时甚至都无法放松,长期疲惫不堪,最终导致神经衰弱和亚健康的出现。

4.  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
起源:古希腊传说中塞浦路斯岛一位年轻的王子皮格马力翁,酷爱艺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对自己的作品他爱不释手,整日深情注视。天长日久,女神竟然奇迹般复活,并成为了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说明,期待是一种力量。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提出了该项理论。有一次,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

症状:心理暗示。当别人给予充分信赖和期待的时候,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困难便会得到解决。反之便被低迷的情绪主宰,最终失败。

5.蔡戈尼效应
起源: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症状: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是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6.
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7.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8.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9.安泰效应  

安泰效应定义是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寓意就是没有群众的支持,任何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安泰效应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大力神叫安泰,他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力大无比,百战百胜。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一旦离开大地,离开母亲的滋养,就失去了一切力量,他的对手刺探了这个秘密,设计让他离开大地,把他高高举起,在空中把他杀了。后来,人们把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称为"安泰效应"

 

10.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11.巴纳姆效应(巴霖效应)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12.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3.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对于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的研究或者对于研究需要专注。

14.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15.比马龙效应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16.鲶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原来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燥”,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后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鲶鱼效应”。

17.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19738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图抢劫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性,后来与之前绑架她的一名绑匪,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

专家认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这种心理转变,可发生在三到四天时间,但必须强调的是,身历这种症候群的人并不是疯了,而是他们正在为保住生命而战。这种症候群代表受俘者藉由讨好绑匪,以确保自己的一种策略。

受掳者尽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衅绑匪;而受俘者这样做的时候,也渐渐失去自我意识,直到完全接受掳人者的观点。假如受俘者现在用掳人者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就不再渴望自由,结果是当救援到来时,受害人可能会抗拒营救。

18.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心理解析: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唯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专长。

19.边际效应

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20.木桶效应(短板效应)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21.黑洞效应

  黑洞是一个天体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宇宙中一些大质量的物体在发生坍塌之后,会形成一个致密的宇宙奇点,由于它的质量非常大,所以产生的引力也非常大,大到光线进去之后也无法逃出来,于是就成为了一个黑洞。而且不断被吞噬进去的物质和能量又反过来成为黑洞的一部分,使得黑洞产生更大的吸力。所以黑洞之黑,一方面在于它的吞噬能力,一方面在于它的复制和自我强化能力。

  黑洞效应就是一种自我强化效应,当一个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也会像一个黑洞一样产生非常强的吞噬和自我复制能力,把它势力所及的大量资源吸引过去,而这些资源使得企业更加强大,形成一个正向加速循环的旋涡。

 

22.音叉效应 
  音叉效应指的是,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比如雪崩。
  在警匪片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珠宝店里的贵重珠宝都是放在可以防弹的特殊玻璃里面,就是说这种玻璃特别坚硬,子弹都打不透,锤击也无法敲碎,但是却可以用音叉振动,当选择的音叉频率和玻璃的谐振频率一致的时候,玻璃却会哗啦一下裂成碎片。这种通过感应对象用巧力而不用强力的方式我们把它称作音叉效应。
  一个更通俗的表达音叉效应的词是共鸣,当互相作用的双方产生共鸣的时候,就可以激发出特别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

23.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在某一次派对上把饮料撒了一身而懊恼很久?你有没有曾经在公共场合摔倒,然后在5秒钟内迅速起身,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回答都是""?恭喜你,你也是spotlight effect组的一员了。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焦点效应。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即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的中心,且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24.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这就是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25. 磨合效应

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新组成的群体相互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而产生更加协调契合的现象,称之为磨合效应。这一效应来自于:新装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新的自行车、汽车等使用上都会发生,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加以整合车辆 ,这样就更加磨合了。

26.马蝇效应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这就是著名的"马蝇效应" "马蝇"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因素,若企业管理者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让能力突出的员工卖力工作。

产生马蝇效应的主要原因有2:

1、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一匹很安逸的马,突然被马蝇叮咬而产生的痛疼感,将直接刺激马对此作出反应---如何摆脱"痛疼感"

2、明确的目标会激励员工更好地投入工作:马儿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摆脱"痛疼感",因此它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在现实管理工作中,"马蝇效应"不失为高明管理者的一项有效工具。

27.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的“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其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28.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委,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的,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的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29.横山法则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提出自发的才是最有效的,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这种观点被称为横山法则。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了"约束""压制",事实上这样的管理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人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规矩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聪明的企业家懂得在"尊重""激励"上下功夫,了解员工的需要,然后满足他。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员工对企业和自己工作的认同,激发起他们的自发控制,从而变消极为积极。真正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30.赫勒法则

赫勒法则是指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当你能满足他这种需要时,他会更愿意为你做些事。我们知道这种尊重的需要更多的是来自于别人的肯定,在管理中有效的监督便是上级肯定下级的一种表现。人都是有惰性的。管理之所以成为必要,一部分原因也就在此。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要真正达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良好地运用起你手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调动好你的指挥棒。企业不仅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还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实施和管理,监督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大大加强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热情。但光有激励是不够的,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让你的员工""起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没有工作的动力。

31.沃尔森法则

沃尔森法则是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的法则。主旨为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准确快速地获悉各种情报:市场有什么新动向?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举措……在获得了这些情报后,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动,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32.吉德林法则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谁都会遇到难题,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瞬间万变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但是,成功并不是没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难题,不管你要怎样解决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难题的关键在哪里。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来具体实行了。


33.
波纹效应

波纹效应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做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34.布里丹毛驴效应

布里丹是大学教授,他的出名主要在于据说他证明了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他举的实例就是一头驴在两捆完全等量的草堆之间是完全平衡的。既然驴无理由选择吃其中哪一捆草,那么它永远无法作出决定,只得最后饿死。故事是这样的:

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35.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 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 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 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36. 蔡戈尼克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蔡戈尼克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她交给一些人22种不同的任务,有一半任务要他们坚持完成,完成后才结束,另一半任务则在中途打断,不让其完成。允许完成和不允许完成的任务的出现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让他们立即回忆刚才做了些什么任务。

结果未完成的任务平均被回忆起68%,完成的任务平均被回忆起43%。这种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的现象就称作"蔡戈尼克效应。"

37.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要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小利润大市场",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的效应.以图书为例:Barnes & Noble 的平均上架书目为13万种。而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以Amazon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话,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资源稀缺的限制,潜在的图书市场将至少是目前的两倍大。曾在音乐行业担任过顾问的风险投资家Kevin Laws 是这样总结这一现象的:“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38.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39.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40.波克定理

波克定理是指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该定理提出者是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41.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就是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42.重叠效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可见,我们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以及其他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43.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44.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

45.淬火效应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对于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得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46.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达维多认为,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它就要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 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因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得较大的份额和高额的利润。英特尔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推广上奉行达维多定律,始终是微处理器的开发者和倡导者。他们的产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们一定做到是最新的。为此,他们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场上正卖得好的产品。达维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谛:不断创造新产品,及时淘汰老产品,使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并以自己成功的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和产品标准,进而形成大规模生产,取得高额利润。

47.搭便车效应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却容易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搭便车”现象。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异质分组客观上使学生的动机、态度和个性有差异,其次许多学生没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训,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平均主义”,即只看集体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等。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承担风险,自己坐享其成,这会抑制小组成员为小组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而且“搭便车”心理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组的规模较小,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对整个小组都有较大影响,其个人的努力与奖励的不对称性相对较小,会使“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而且缩小规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建议4-6人为一小组,不要把有些大班简单地分成几个小组。当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要明确任务与责任合理分工;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指导合作的技巧,调控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

48.答布效应

根据研究认为,原始社会有一种传统的习惯和禁律,史称之为“答布”。“答布"是人类社会最初期的一种生活规范。当时虽然还没有宗教、道德、法律等观念存在,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混合这三者观念统一使用。史学家通称“答布”为“法律诞生前的公共的规范”。 “答布”为什么能有这样一种效应呢?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们对于所谓的神怪或是污秽事物有一种禁忌心理,认为如果触犯禁忌,便要蒙受灾害,故而必须远远地躲避它们、畏敬它们,而由这种信念所形成的习俗,就是“答布”。同时,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也使人们初步认识到作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其行为必须要服从于一定的法则、一定的行为规范。这便是“答布效应”的由来。 现代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当然不是原始社会可以比拟的。现代社会所赖以维持的力量,现代人角色行为的“导演”,已经不是什么“答布”了。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 “答布效应”所揭示的角色行为由角色规范“导演”这一内涵,却是不会过时的。 
“答布效应”的原理告诫我们要用角色规范来“导演”角色行为,这不仅表观于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规范框架内活动,而且还反映在对个体扮演某一具体角色时也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规范。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个演员首先都必须贯彻导演的总体要求,诸如台风要正,思想集中、听从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别的什么具体角色,还应该根据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这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是角色行为的统一体。我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对所有社会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内化对某一种角色扮演的特殊规范。比如,你在家里已经扮演起年轻的爸爸角色,那你就应当懂得社会对家长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现出为社会教育好子女等方面良好的角色行为。假如你是一位小学教师的话,那么,你在各方面都应当符合为人师表的角色规范。如此等等,你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你的角色位置,去思考、去行动,以使自己的角色行为既符合角色规范的普遍要求又落实了特殊要求。

49.德西效应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培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实验】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第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分析】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关于德西效应的可能解释: 
1
、原有的外加报酬距有关需要满足的水平太远,对外加报酬的要求太强烈; 
2
、直接激励的原有强度不足; 
3
、价值观(思想信念)的某种偏差,未能将需要层给结构调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应用】处理好这几个因素,一般会降低外加报酬对内感报酬的消极影响,外加报酬会在不影响内感报酬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作用。

50.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差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素质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转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51.
等待效应  

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等待效应。在教学中,优秀教师常常利用这种效应的作用,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新课文或新学单元的等待心理,以促进学生自己去自学。这就有助于上下课文或前后单元的连续,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

52.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53.定势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就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奸巨猾,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54.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55.多看效应 
20
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出现次数多的照片,既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56.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她们在做游戏时,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 
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 
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

从做游戏踩伤脚,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提出多米诺骨牌效应,还要从我国的宋朝开始说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18498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57.范畴效应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在对记忆信息抽取过程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选择性搜寻现象。他们发现,如果记忆字表由属于不同范畴的字词所组成,则系列搜索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仅把搜寻的范围限于与探测词有关的某一类中,这种现象称为范畴效应。它表明抽取过程中可能存在分组、分类等对搜寻过程有巨大影响的因素。

58.凡勃伦效应 
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土地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

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

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

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

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城,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59.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60.非零和效应

零和效应”之意是: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亦即每一方所得与所失的代数和大致为零,谈判便可成功。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越来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赢。“非零和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要向教师不断灌输“合作行为”的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师生合作”和 “师师合作”,力求取得“双赢”成效。

61.飞去来器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飞镖效应"。 这好比用力把飞去来器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飞去来器为澳洲土著使用的一种抛出去又会重新回来的武器。此处借喻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原苏联心理学家纳季控什维制首先提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会发生这种飞去来器效应。例如在宣传一种不能使人接受的观点时,假如宣传者对这种观点做出肯定的评价并竭力说服听众接受,其结果反而使听众越来越反感,使听众的信念朝着宣传的相反方向发展,距离宣传的观点更远,从而导致宣传工作的彻底失败。又如为了把学习成绩提升上去,有些学生拼命加班加点和开夜车、搞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弄得整天头昏脑胀的,毫无学习效率可言,结果考试成绩适得其反,一败涂地。

62.改宗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改宗效应”使我们明白:某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而不少敢于直言是非,勇于开展批评的人,最终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富有才能的感染力。

63.共生效应

植物界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没有生机,甚至枯萎衰败,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人们把这种植物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共生就是两者相互利用(虽然这个词是贬义词,但实际就是这样),同时有利于双方发展的现象,这种情况应不仅限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也会有。

64.关系场效应

在角色群体的活动效率中,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这种情况下“1+1+l"大于3。这在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上,称之为“群体的增力作用”。 “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情况下的“1+1+1”却等于0了。这在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上,称之为“群体的减力作用”。这种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上,统称为“关系场效应”。

65.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66.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指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我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这个原因。

67.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①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68.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也称为“新颖效应”。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69.金鱼缸法则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金鱼缸”法则运用到单位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增加单位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单位的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领导者的行为就会置于全体下属的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享受特权、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的自我约束机制。 

70.竞争优势效应

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71.酒与污水效应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72.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 " 好学生 " 的标准就是 " 学习好 " ,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73.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 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74.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白,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穷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75.库里肖夫效应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由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的镜头之前,结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分别对应着饥饿、喜悦和忧伤。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的结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76.冷热水效应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运用冷热水效应,可以获得对方的好评。

77.连带效应

教师评改论文式试题时常常产生的一种现象,它是由前后试题的连带关系造成的。前一试题的得分常常会影响到后一试题的得分。在客观式的试题中,这种连带效应不易产生,因为客观式试题前后各题的界限比较分明,而且标准答案也比较确定,不会产生游动;而论文式试题的标准答案却留有游动的余地。目前高考阅卷中,采用了“流水作业”批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连带效应。

78.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79.临近效应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这与俩人住处的远近有很大关系。这被称为邻近效应。那么为什么邻近性会引发好感呢?

增强亲近感:邻近性一般都会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频繁,重复的接触就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 
强烈的相似性: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 
越是邻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有快乐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应。 
认知的一贯性:与讨厌的人比邻而居,在心理上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愿意接近与自己合得来、住所比较近的人。

80.舌尖现象

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 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

81.留面子效应 
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少的的要求,往往比直接提出后者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82.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83.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男女的爱情之间,也会发生在许多地方。对于越难获得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价值也会越高。学者们尝试以阻抗理论(reactance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指出当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反而可以消除这种不悦。所以才会发生当别人命令我们不得做什么事时,我们却会反其道而行的现象。

84.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85.
蚂蚁效应 
  蚂蚁是自然界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一只蚂蚁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100万只甚至更多只的蚂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木或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时间内啃成一堆骨头。这就是"蚂蚁效应"所产生的威力。 
  "人心齐,泰山移",单个蚂蚁虽小得微不足道,但成千上万的蚂蚁聚在一起,就汇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单个小动物,比如猴子、兔子、小狗等,虽然它们力量也不大,但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可以共拒凶猛的狼。""不是""的代名词,""也不是""的代名词,只有团结才是最有力量的。在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分工精细,而每个人的思维、知识面都是有限的,这时候,懂得合作就等于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如果凡事单打独斗,不懂得利于他人的力量,就会走入孤立无援的死胡同。

86.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言机会就多,而发言机会愈多能力愈强,学习能力弱者反之,造成优者越优,差者越差,两极分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高的成员受到尊重,并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它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积极作用是:“马太效应”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和越来越高的评价,这对小组内表现一般的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去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太效应”将客观上促使组内竞争的产生,而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这是符合合作学习的精神的。其消极作用是:获得高评价的学生,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容易产生居功自傲、遭小组成员非议等不利合作行为的现象。很显然,如果一味放任小组成员的自发无序地竞争只会导致不均衡的加剧。

消除合作学习中 “马太效应” 的消极作用,要求我们努力实现评价的社会公平感。“马太效应”的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还需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87.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88.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D·Premack1965)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普雷马克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可以帮助年轻父母来应对这个常见的育儿问题。

89.责任分散效应

  1964 313日夜3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90.免疫效应

当学习的材料发生了显著的遗忘后再进行复习时,学习者因发现了遗忘的内容,故能激起复习的动机,他不再把复习看成是多余的事,就在复习中加强了努力和注意;在这们的复习中,学习者还能发现造成遗忘的原因,如新获得的知识模糊不清,未充分分化,不稳固等,于是就在复习时想方设法加强薄弱的部分。因此,把它称为遗忘的免疫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晚复习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安排这两种复习方法,两者都不可偏废。

91.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在交际中,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92.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名人知名度高,为世人所熟悉、喜爱,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

93.莫扎特效应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欣赏音乐等传统上被视为"休闲"的活动在脑的潜力开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戈登教授发现了"莫扎特效应"以后,他们又对小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让一组小学生在进行钢琴训练后玩一个有关比例和分数的数学电子游戏;另一组小学生则在英语训练后再玩游戏,结果发现,进行钢琴训练的小学生的游戏成绩比进行英语训练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们发现,音乐不仅对小学生分数、百分比运算能力、空间-时间推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阅读理解、言语记忆等心理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音乐欣赏包含了空间知觉和空间推理能力,这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够强化人脑中潜在的神经结构,从而提高相应的数学能力--就像肌肉训练能够强化人的运动能力一样。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音乐可能更多地和我们的右脑活动相关,如果有意识地加强音乐训练,就相应地能够促进右脑的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94.墨菲定律

(Murphys Law)缘于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只待你的一扬手,车随时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如果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两面都可能着地。但你把一片一面涂有果酱的面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酱的那面朝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结果。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还有“祸不单行”。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


95.
摩西奶奶效应 
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开始学画,80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摩西奶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自行泯灭。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坦然地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像格拉宁所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学生,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产生“摩西奶奶效应”,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巨大的发挥。

96.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 ",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97.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暧,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98.“酸葡萄”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99.“甜柠檬”心理

“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

100.鸟笼效应

1907年,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俩人打赌。 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纳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到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甚至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最后,出于无奈,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101.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在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根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它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102.拍球效应

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得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优秀的老师总是尽可能地信任学生,不断鼓励学生;而批评则尽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103.泡菜效应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对某些成年人而言的,却不符合儿童的实际。

启示:幼儿直接浸泡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环境之中,每一位教师和父母是否认真细致地考虑过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种因素将对幼儿产生怎样的作用?对显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积极的消除或控制?从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了物质环境的作用,老师与父母为孩子营造了怎样的精神环境?是否是多支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欣赏、多自由、多自主、多选择精神环境?

104.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105.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06.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107.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

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108.瀑布心理效应

某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别人十分“不得意”,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溅花腾雾。

109.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110.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11.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

水行舟,不进则退。

112.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113.权威效应

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114.热手效应

如果篮球队员投篮连续命中,球迷一般都相信球员“手感好”,下次投篮还会得分。在轮盘游戏中,赌徒往往认定其中的红黑两色会交替出现,如果之前红色出现过多,下次更可能出现黑色。可是,直觉未必是靠得住的。事实上,第一次投篮和第二次投篮是否命中没有任何联系,转动一回轮盘,红色和黑色出现的机会也总是0.5

就像受“热手效应”误导的球迷或受“赌徒谬误”左右的赌徒,投资者预测股价也容易受到之前价格信息的影响,用直觉代替理性分析,产生所谓的“启发式心理”。举个例子,一家制药公司的股价长期上扬,在初期,投资者可能表现为“热手效应”,认为股价的走势会持续,“买涨不买跌”;可一旦股价一直高位上扬,投资者又担心上涨空间越来越小,价格走势会“反转”,所以卖出的倾向增强,产生“赌徒谬误”。“"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都来自人们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即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由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林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俞乔、汤震宇、周建四位学者组成的团队,利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个体投资者在面对过去股价信息时的交易行为与心理预期。林树、俞乔等发表在《经济研究》8月号、题为《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的心理实验研究》的文章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或潜在个人投资者中,"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序列变化的作用均要强于"热手效应’,占据支配地位”,也就是说,无论股价连续上涨还是下跌,投资者更愿意相信价格走势会逆向反转。根据这一发现,研究认为“在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中长期"熊市’时,较高知识水平的个体投资者存在预期市场回升的基本心理动力。”

115.热炉法则

每个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使犯错人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单位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116.人耳的遮蔽效应

人耳的蔽效应表现在强信号会遮蔽邻近频率的弱信号。用生活经验来说,在安静的房间中,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可到了大街上,就算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来电时也未必能听见,而手机的声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原因就是被周围更大的声音遮蔽了。有了对遮蔽效应的研究成果,编码器就能根据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强信号对附近弱信号的遮蔽,把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声音才保留。 
我们在于人交流时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一些“效应”在作怪。了解一些交往心理学知识,了解印象形成的一些“效应”,我们可以学会怎样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

117.人际吸引律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对某人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心理倾向,才会产生深入交往的愿望和要求。

118.人际邻近律

在很多情况下,人际吸引是以空间的接近为先决条件的,这就是人际邻近律。

119.人际相似律

人与人在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同和近似因素,能够使人际间产生相互吸引。

120.人际互补律

人与人在需要的具体内容上能够相互满足,会产生强烈的人际间相互吸引。

121.人际相悦律

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可以强化人际间的相互吸引。

122.人际互动效应

《诗经》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便是生动的互动效应。人际交往中由于一方给予另一方的奖()、恩(),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奖()、恩()交换的效应即为人际互动效应。这种交换与互动,可以是积极、肯定的,也可以是消极、否定的。你爱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爱。


123.
软化效应

“软化”是相对于“硬化’而言的。在管理学中,权力、制度作为管理者的手段,对人言行的约束确实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功效。但是,仅仅依靠权力和制度所创造的管理气氛显得冷冰冰、硬邦邦的,可以称之为一种“硬化”的环境。而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同学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则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造成一种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可称为“软化”环境。 
  “软化”和“硬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硬化”的管理环境,往往导致专制,产生对立。诚然,专制可以营造鸦雀无声的氛围,可以养成学生服从的习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很多班主任老师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心安理得。实质上,这种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泯灭了学生最宝贵的“天性”——好奇心、探索欲望、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表里不一、口服心不服以及师生之间的对立。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以“心目中喜欢的老师”为题对九万名学生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有十二种素质最受学生喜爱:友善的态度、尊重教室里每一个人、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个人关注、勇于信错、宽容、颇有办法。总括这十二条,不难发现,学生们希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够民主一些,有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软化”的学习环境。“软化”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情绪上镇定、安静,意志上振作、向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偏激、冲动、生硬等行为,可以缓解学生心理的紧张度和烦躁感。

124.锐化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波斯托曼作了有趣的实验,事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作了调查,接着把与这种价值有关的单词在银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当测定各人的认知阈限时发现,以前认为价值越大的单词,认知阈限就越低。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是有促进作用的。像这种由主体方面的内在条件而促进知觉的作用,就叫做知觉的锐化效应。

   
125.
社会惰化效应

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按课前预想,合作学习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合作学习中,往往能发现小组成员你推我让,抱怨所分配的任务太多或不喜欢,习惯把困难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造成整体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造成惰化的原因之一是不公平感。人们常常习惯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与别人(或过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证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就会心情舒畅地继续努力工作,如果比较的结果得出相反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公平理论,亚当斯,1965年)。 
原因之二是“责任分散”。所谓责任分散是指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个人有责任感下降,将工作推给别人去做的倾向。产生责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体的责任压力在群体中分散开来,落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就很少了。因此,个人没有什么责任压力,而且互相依赖,所以产生推诿。我们看到,人越多,责任分散得越厉害,个人的责任感越低,而减少人数,会增强责任感。总之,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时,合作小组的合作效率就会下降。所以为了削弱社会惰化效应,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增强学生的公平感,公平、客观地测量小组的每个成员所完成的任务质量和数量;同时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共同目标,进行明确细致地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严格检查、个别测试验收和反馈,使学生感到虽然在小组中学习但不能依靠他人,另外还要缩小小组人数的规模,从而避免责任分散。

126.狮羊效应

“狮羊效应”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家家喻户晓的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九十九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九十九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的重要性。 
  “狮羊效应”对学校管理启示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校长,校长是一所学的灵魂。务必建立严格的选拔校长和管理学校等制度,能够真正选拔和重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解放、勇于开拓、魄力大的创造型人才来担任校长。

127.食盐效应

做菜时,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却让人皱眉。好东西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领情,原因在此。

128.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那么,这个发现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创办卡耐基训练时,就一直强调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129.收入效应

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130.手表效应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启示:教师之间、父母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一致,否则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家园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

131.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132.睡眠效应

使坏印象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中有这样一项保护消费者的制度,即使是已签定的买卖合同,只要超过了一定期限就会被自动失效。这个制度被称为“冷却制”(coolingoff)。这里的“cooling”是指从一开始认为“很好”到后来可能认为不怎么样的这段冷却期。反过来,起初认为“没有什么好处”的坏印象也可能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继而产生好印象。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睡眠效应。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即将破裂时,提出“先吃午饭,等吃完后再做决定吧”,让双方有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等重开谈判时,进展会异常顺利。谈判到达高潮时或刚刚进行劝说后,给予对方一段思考的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劝说者与劝说内容的暂时分离会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使对方作出冷静的判断。

133.顺序效应

面试考官在对多名考生依次进行评定时,往往会受面试顺序的影响,而不能客观评定考生的情况。例如,一个考官在面试了三个很不理想的考生之后,第四位考生即使很一般,考官也会对他有比前三位好得多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位考官连续面试了三位很理想的考生,即使第四个考生水平一般,考官也会认为他比实际的水平还要差。

134.Stroop效应

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他发现,人们命名100个冲突词的墨水颜色,平均要花110秒的时间。相比之下,命名100个实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颜色,平均只需63秒。二者之间47秒的差异代表Stroop干扰量或Stroop效应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Stroop
干扰量已经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干扰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

135.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他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有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136.态度效应

有关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猩猩。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奔跑嬉戏,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另一只猩猩则性格暴烈,它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面的“同类”那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就与这个新的“群体”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是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的,因为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死亡。

启示: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孩子,要时时对他们报以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会成为孩子从镜子里看到的态度,会激发出孩子成倍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师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儿童回应的态度共同营养双方的精神、温暖双方的心房、保健双方的心灵。

137.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 替代效应是指工资增加,人们用工作替代闲暇。这是因为在工资增加时,闲暇的代价高了。比如,每小时工资为5元时,闲暇一小时减少5元收入,每小时工资为10元时,闲暇一小时就减少10元收入。这时人们就会减少闲暇,增加工作。所以,替代效应引起劳动供给随工资上升而增加。

138.停滞效应

心理学家丹尼斯和纳亚连在育婴堂儿童剥夺研究中得出,育婴堂儿童比正常受教育的儿童在学习上有一种停滞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剥夺环境而缺少学习机会造成的,不是学习潜能的发展停滞,这种现象被称为停滞效应。为矫正一个特定儿童的生活条件所必需做的事,是可以让他处于富于学习机会的环境。可见,能否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他自己的学习机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39.通感效应 
“通感效应”是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者挪移的心理现象,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与触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音乐的特性把它与之相关的舞蹈、文学、美术及戏剧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将抽象的听觉艺术转化成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发挥一切意向之间的交错与混合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现音乐作品。可以借助视觉、借助语言、借助场景等来发挥“通感效应”。 


140.
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 
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心理上产生的偏差,造成我们决策上的失误。

 
141.
同体效应 
同体效应也称自己人效应,是指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之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同体效应的合理运用,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自己人,是知心朋友,于是对教师教的课也就产生了兴趣。若教法得当,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地会逐步提高。

142.洼地效应

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资金也会向交易成本低的地方集中,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作“洼地效应”。例如,一些跨国公司跑到中国办公司,就是因为我国的人力成本低。

143.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平时应多观察,想方设法找到发挥学生潜能的最佳点和学生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

144.翁格玛丽效应 
翁格玛丽效应是教育心理学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在被表彰和嘉奖的情况下,受表扬者自然会不断地追求进步,以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而未受表扬者也会被给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机会肯定会降临。

145.武器效应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1978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侵犯的"武器效应"理论。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正如考试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侵犯他人。挫折主要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为了检验以上假设的合理性,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是相符,即被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为"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社会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着刺激暴力事件的"武器"有关。正如伯克威茨所说的:"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扳机,扳机也带动手指。" 在这起惨案中,正是"黄色木柄的榔头"充当了增强侵犯行为的刺激。榔头恰恰在徐某愤怒的时候映入眼帘,增强了侵犯行为。 

146.系列位置效应

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实验表明,在系列学习中,前端和后端的学习要比中间的学得快。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对材料的掌握有从两端向中间进行的趋向。从开头处前进要比从末尾处前进稍快一些,掌握得最慢的部分,不在材料的中间处,而在稍后一点。据分析,这是由于系列前部受倒摄抑制的干扰,系列后部受前摄抑制的干扰,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相继干扰。一般地说,该效应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最为明显。此外,也受材料的性质、数量和材料的呈现方式、学习方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147.
心理定势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148.心理摆效应

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心理摆规律”就是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兴奋无比,那相反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克服这种“心理摆效应”的方法:

1、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能总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远是诗。人生有也有散,生活有乐也有苦。有些人由于希望永远生活在激情、浪漫、刺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对缺乏上述因素的平凡生活状态总是心存排斥之意,他们的心境自然也就会因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2、人们应该学会体验各种生活状态的不同乐趣。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着激情的热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唯有此,自己才能在生活场景中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极的情绪。 3、要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人在让自己快乐兴奋的生活时空中,应该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而当自己转入情绪的低谷时,要尽量避免不停地对比和回顾自己情绪高潮时的“激动画面”,隔绝有关刺激源,把注意力转入到一些能平和自己心境或振奋自己精神的事情和活动当中去。

149.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150.迟延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151.羊群效应

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搜索引擎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搜索引擎的巨头之间对对手之间的动作非常的注意,一旦一个搜索引擎出现某一个新的功能,或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众多的搜索引擎都会去尝试这个新的“水草地”是否真的肥美,是否真得有利可图。

152.易感效应

由于先前的学习已经改变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当再一次遇到这个学习材料时,他就会更容易觉察材料中所包含的潜在意义。这种现象称为易感效应。它常被同化理论用来解释早复习对新知识的学习与保持的影响。同化理论认为,当新获得的意义还比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认识结构中时,再一次接触这个已学过的材料,已经获得的认识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这种易感效应。因此,较早地进行复习,学习者易于觉察更精细的意义和微小差别。

153.证人的记忆效应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154.跨栏定律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只要你勇敢面对,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就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这就是著名的跨栏定律。跨栏定律是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发现的。

阿费烈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机能强。这个发现最早是从一个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的。当他从死者的体内取出那只患病的肾时,他发现那只肾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只肾也大得超乎寻常。在多年的医学解剖过程中,他不断地发现包括心脏、肺等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因此他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和病毒作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全的器官变得强壮起来。

问题的大小决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变成了珍珠,我们要善于把局限变成优势。障碍使我们更强大。英国有一句老话:如果这件事毁不了你,那它就会令你更加强大。苦难并不是绝对的,它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来说却是向上的阶梯。疾病也一样,它使弱者的脏器受损,最后夺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样能使强者的脏器更加强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顽强。

155.邮票效应

邮票效应(Stamp seffect)是指如果研究的课题能够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景相联系,推论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邮票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些科学研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这种现象即为邮票效应。

156.月曜效应

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这种效应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中也常会出现,在假期过后的开学那段时间也甚为显著。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应规律发生。有人把它也称为月曜病。

157.乐队花车效应

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乐队花车效应”。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所以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而这种乐队花车效应,就是乐队花车谬误及乐队花车宣传法的基础。

乐队花车直接翻译自英文的bandwagon,也就是在花车大游行中搭载乐队的花车。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台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在选举当中经常可以看乐队花车效应,例如许多选民喜欢将票投给他自己认为(或媒体宣称)比较容易获胜的候选人或政党,而非自己喜欢的,借此提高自己与赢家站在同一边的机会,在台湾这种效应又被称为“西瓜偎大边”。

乐队花车谬误: 从乐队花车效应衍生出乐队花车谬误,又常称为“诉诸大众的谬误”或“从众谬误”,也就是将许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视为真实,例如“大家都这么说,一定不会错”!

但许多事实证明,多数或所有人相信的事情,在当下或经过时间的演进,并不一定是对的事情。例如在18世纪,美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世界上可以有奴隶存在,但在今日美国有这样想法的人已经很少了。或是有人可以宣称“因为有那么多人吸烟,所以吸烟是健康的”,但事实上许多医学证明指出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应该说:“吸烟有害健康,虽然有那么多人吸烟。”

乐队花车宣传法: 建构于乐队花车谬误的宣传手法则是常见的乐队花车宣传法,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气氛,要求阅听人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乐队花车法也暗示阅听人:“宁可与胜利者站在同一边,而不要太去计较是非!”

队花车也常常与其他的手法合并使用,例如在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每五个医师中就有四个推荐某种牌子的口香糖……”的文案,这种文案同时利用了乐队花车及“诉诸权威”两种宣传手法。

158.韦奇定律

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的。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

三、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四、不怕众说纷谈,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159.杜根定律

D.杜根是美国橄榄球联合会前主席,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强者未必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换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杜根定律”。 

在体育竞技中,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l英里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虎奶,但是没人能实现这一目标。于是,许多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使人在4分钟内跑l英里的路程,那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用4分钟跑完l英里的纪录,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他们相信自己,因为他们知道,既然罗杰能做到,他们也能做得到。如果没有自信他们不可能创造奇迹。

美国的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一个人胜任一件事,有85%取决于他的态度,15%取决于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会办好。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160.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161.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162.熟人链效应

一直流行着一种通俗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只要通过五、六站的中间关系,就可以属于一个共同的熟人圈。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起来只需要几步,只要抓住几个关键人物,信息就能迅速地传播开来,这就是熟人链效应。

163.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164.紫格尼克效应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饥、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趋向)。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165.自我参照效应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166.自我选择效应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

下级站点:
暂无下级站点!
关于我们 | 负责声明 | 客服邮箱:3129473871@QQ.com |
Copyright @ 2014-2030    版权所有
地址:
微信公众号
收起
展开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扫二维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