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在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可新时代下为了每个小家庭能够过得更好,家长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要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将来再上个好大学找个稳定工作,这种想法本来是很好的,毕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农村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如此深沉。
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迫不得已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看管,虽说温饱问题是不用担心了,可现在这个年代孩子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此,父母的陪伴和良好的引导性教育也是关乎一生的事情,下面这三种心理就是留守儿童经常会表现出来的。
一、孩子缺乏安全感
老人家自然是不会在生活上亏待自己的孙子,自己省吃俭用都会买给他们,但孩子在精神方面就没有那么富足了。毕竟,爷爷奶奶是隔了一代的人,教育思想与我们新时代的人差距很大,他们有时并不理解孩子想买个玩具,或者去趟游乐园的梦想,而仅仅是把眼光停留在吃食与学习成绩上。久而久之,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缺席的状况下,而又与长辈沟通不畅,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二、过早成熟与懂事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则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句话听着确实刺耳,但也够真实和无奈。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打下经济基础,供孩子将来上大学,但是孩子最宝贵的童年时期,他们缺乏了父爱和母爱,从小又被寄予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的思想,会迫使他们过早的懂事和成熟。如果足够幸运的家庭,会养成一个自卑但懂事孝顺的孩子,可要在此期间孩子受到其他刺激,那么便会埋怨父母。
三、易形成不良习惯
3到6岁的小孩子是基本行为与礼貌的养成期,这个阶段缺乏父母陪伴与管教的孩子,在性格上更容易偏激。特别是处于12到16岁的青春期孩子,自控力还不够强他们渴望找到心灵的寄托,所以才会结交胆子大玩得开的朋友,但同时也更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惯。要是正处于叛逆期,父母隔着屏幕的管教会反而会换来一句:你从小就不管我,现在又有什么资格?听起来孩子太不懂事令人失望,但教育无标准也不分家庭背景,主要是适时而定。
现在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放学后,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手机,因此上面三种情况发生频率很高。那么,父母打工为了孩子,可孩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