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文章资讯 > 经验交流 > 文章正文

过关心理

发布于:2020/8/10 16:36:02已经浏览:130408次

什么是过关心理

  过关心理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常态行为:面对人生的一些关键点,只要能达到“过”的最终目的,中间环节做了什么,都可忽略不计,甚至为此不惜突破法律底线。这种行为,就是过关心理的典型表现,也是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一种体现。 如有人为考级而抄袭作弊,有人为应付检查而临时突击,也有人为找到好工作而简历造假……这种不择手段、只为“过关”的现象,说到底就是“过关族”在为自己见不得光的行为寻找借口。

过关心理的来源

  很多游戏,不少玩家为了过关,到处查找攻略,寻求捷径,甚至千方百计找来作弊器,目的就是先人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很多富有挑战却又牵涉切身利益的关口,努力想办法通过是人之常情,倘若也像玩游戏一样,不惜采取作弊等手段,则显然是不可取的。调查发现,竟有84.2%的人坦言为了“过关”曾违反规则甚至突破底线。

  78.0%的人认为,很多人为“过关”而不惜违反规则甚至突破底线,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心理;73.6%的人觉得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所致”;49.2%的人将原因归结为“社会竞争激烈”。

  学者分析,“过关”现象出现的主要责任不完全在个人,根本原因是社会大环境和机制存在问题。不可否认,当前社会有些领域缺少公平、公开的机制。有些人迫于压力,或看到其他人破坏规则而没有受到处罚,自己也选择违规以求利益最大化。只要公平、公正的环境和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过关”心理就难以避免。

过关心理的特征和解决

  “过关”心理大致有几种表现:

  一是不求上进“差不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没有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的想法,感觉过去工作还过得去,或者基本指标任务已经完成,于是躺在炕上睡大觉,等待上级检查“过关”。

  二是不愿担当“搞敷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缺乏担当作为的意识、能力和作风,时间节点快到了,急于采取非常规手段,拼凑数字、拉拢关系、急上项目,为的是打擦边球、蒙混过关。

  三是无能作为“真近视”。只看到眼前、只想到局部,见子打子、有事做事,没有长远打算和通盘考虑,似无头苍蝇到处乱飞,把“过关”当目的,必然本末倒置。

  要消除过关心理,关键还在于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机制,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

  年轻人应该明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和重要性,不要被一时利益冲昏头脑,断送美好的未来。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会选择“对”的事情去做,不要老是责备环境使自己如何无奈。

下级站点:
暂无下级站点!
关于我们 | 负责声明 | 客服邮箱:3129473871@QQ.com |
Copyright @ 2014-2030    版权所有
地址:
微信公众号
收起
展开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扫二维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