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二十中心理健康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文章资讯 > 压力应对 > 文章正文

积极构建心理预警系统,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发布于:2017/8/21 11:46:41已经浏览:173318次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高校和培训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应当前移,应当积极构建心理预警系统,实现对心理危机事件的积极预防、主动预警和及时干预,预防、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维护高校学生和住培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日前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学生和住培生心理健康发展论坛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

      201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曾对全美10万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学生到校园诊所就诊时提到了焦虑问题,并视其为健康隐患。此前一年,全美大学学生健康评估工作显示,在受访学生中,有33%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曾因心情沮丧而无法正常学习,将近55%的学生经常感到焦虑,并有87%的学生认为生活学习压力过大,同时,有将近9%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存在自杀想法。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

      “与生理发展相比,高校学生和住培生的心理发展要明显滞后,虽趋于成熟但又未达到人格成熟的标志。从不成熟的童年期向人格成熟的成年期过渡,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较为敏感,在意他人看法,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无助感,容易产生角色错乱,心理发育较为缓慢。”陆林认为,对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客观,不回避矛盾,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积极的心理危机干预,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2016年,国家卫计委联合22个部委和相关机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 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高校学生和住培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性质属于精神障碍的范围,但程度较轻,多集中在学习、生活适应、人际关系、情感、贫困生心理、生涯规划、认知偏差、网络成瘾等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与现实的接触和联系,并维系一定的人际关系,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及治疗,以确保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未能及时得到干预。”陆林建议,目前急需尽快构建高校和培训基地心理预警系统,实现对心理危机事件的积极预防、有效防范、实时监控、科学研判、主动预警和及时干预,预防、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体的目标任务包括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将心理危机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

关于我们 | 负责声明 | 客服邮箱:3129473871@QQ.com |
Copyright @ 2014-2030   淮南市二十中 版权所有
地址:
微信公众号
收起
展开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扫二维码 下载app